工业4.0 中国工程机械任重道远 | |
日期:2015-05-20 人气:1814 | |
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强国迈进,刚刚落幕的两会对此进行了重点规划,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作为中国制造业重要的一员,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同样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作用,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奋起直追,向高端制造大步迈进。 低起点 高迈进 众所周知,中国高端产品一直被国外品牌所垄断,卡特彼勒、小松、斗山等耳熟能详的产品皆为外国品牌,并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咱有半壁江山。近几年,中国工业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国外依旧相差甚远,工业基础落后的后发劣势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弥补。 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依旧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20多年前,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占比不足3%,如今份额已近1/4。全球近80%的空调、70%的手机以及60%的鞋类都是“中国制造”。 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以具有代表性的挖掘机为例,在2010年之前,国产品牌挖掘机销量占据中国挖掘机销量不足30%,曾一度不足20%,而近几年,随着三一、山东临工、柳工等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挖掘机业务的迅速崛起,已经成功打破外资品牌垄断,稳稳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最多时甚至达到了40%以上。而在推土机、装载机两个领域,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更是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在“2014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上,中国11家企业上榜。前10强企业中,3家中国企业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分别位居第7位、第9位和第10位。其中,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龙头的徐工,实现年出口万台主机到173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南美、东南亚、中东、中亚、中东欧等主要发展中国家地区市场占有率持续位居全球行业前3位,对发达国家市场的拓展布局也在不断加快,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已实现小批量主机的突破性进入。 技术革新 实现质变飞越 我国制造业整体自主研发设计能力薄弱,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低,大部分工业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公司提供的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常常被“卡脖子”,困扰着企业发展。对此,众多中国制造企业开始在技术上实现突围,通过购买技术、并购等手段获取核心技术,正在逐渐缩短与国外产品的技术差距。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20世纪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满足生产需求,到如今中国成为工程机械第一制造大国,在技术升级方面困难重重。一方面,行业经历了仿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不同阶段,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技术储备,生产的产品品质得到了迅速提升。另一方面,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通过布局国际化,采用并购等手段,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获得了空前成功。 如今中国工程机械通过不断的进行技术研发,在核心技术上与国际品牌的差距逐步缩小。与此同时,国内企业通过不断的并购行业顶尖企业,实现西为中用,从而达到技术上的飞越。著名的三一重工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巨头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就是典型案例。而这种收购案例比比皆是。 海外拓展 工程机械另一片蓝海 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而言,经历过黄金十年的飞速发展,又经历着新常态经济的低谷运行,中国工程机械已经有足够能力应对各种情况的挑战,风吹不动浪打不摇。自从国家一带一路的正式提出,给中国工程机械带了机遇也带来了商机。工程机械走出国门,不仅仅对于企业本身,更对于中国的工业4.0来讲,都有着积极意义。 行业巨头中联重科在并购世界著名升降机企业——荷兰Raxtar公司的签约仪式上,中联重科副总裁、起重机公司总经理黄群借用董事长詹纯新的一句话,揭示出这家全球排名第六的装备制造企业领舞全球之要诀,那就是“全球为我所用,我为全球制造。” 业内人士表示,中联重科的国际化战略最为人乐道的,不仅仅是其海外业务已覆盖到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产品远销中东、南美、非洲,以及欧美、澳大利亚等高端市场,而是时常遭遇质疑甚至国际舆论压力的海外并购上,走出了自己的独立行情。 徐工在国际化的进程上也在不断的加速升级。整合全球资源,打造以徐工为核心的全球工程机械产业价值链,并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是徐工的战略目标。2014年,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低迷之时,徐工逆势出击,加速转型升级,成功抢占装备制造高端市场,在欧洲、北美、大洋洲和日本的销售收入占比从2013年的3%增加到近9%。 三一重工在2014年11月5日宣布与SAP集团进一步深化合作,着眼于构建一个领先于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流程信息化体系,以支持三一集团在新行业环境下的转型升级。“当下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工业4.0的战略,无一不选择向制造业信息化高级阶段迈进。中国作为全球的制造大国之一,也正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战略的升级,而作为一家在中国、美国、德国都有投资和制造的一家国际化企业来说,三一集团选择跟这个潮流并肩而行。”三一集团董事梁在中在接受答记者问时如是说。 概括来讲,这也是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全球化要走的三个阶段:在本土取得优势;选择性地在海外区域进行扩展;走向全世界,将客场变主场。 而柳工集团总裁曾光安透露,柳工的国际化走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2003年到2010年的国际营销阶段,其次是海外制造阶段,然后是更为复杂的并购阶段。 这些行业巨头在工业4.0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不仅仅如此,国内其他企业已经开始部署工业4.0布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工程机械在工业4.0大布局中受益匪浅 |
|
上一页: 工业机器人手臂自动化 | |
下一页:暂无信息 | 返回>> |